作為傳統的燃油車,在發動機的前艙中配置了一個冷卻模塊,負責發動機的散熱。今天我們來說說散熱器,散熱模塊的核心作用之一。
散熱器俗稱“水箱”。早在1901年,國外就出現了D一個發動機散熱器,主要是為了降低發動機的溫度。它的出現控制了氣缸、氣缸蓋、進排氣門的適當溫度,冷卻了內燃機的各個部件,有效地提高了發動機的功率。
一、散熱器的作用
汽車散熱器的作用是借助外部強制氣流將發動機水套中冷卻液攜帶的多余熱量散發到空氣中。確保發動機能始終在合適的溫度下工作,從而獲得更高的發動機經濟性能、動力性能和工作可靠性。如果散熱器散熱能力不足,會導致發動機過熱,潤滑油變稀,導致潤滑油泄漏,缸體與活塞直接接觸拉缸,甚至發動機會燒壞。如果散熱器的熱交換余量過大,發動機會在較低的溫度下工作,無法發揮z大功率,增加油耗。
二、散熱器分類
1、按材質,散熱器可分為銅和鋁。由于導熱性和經濟性,目前乘用車材料一般選擇鋁制散熱器;
2、按結構分為管翅式(脹管式)和管帶式(焊接式)。帶式熱管與散熱鰭片焊接一體,熱阻比較小。因此:一般來說,相同尺寸的散熱芯,管帶式散熱器的換熱能力要優于管帶式散熱器;但由于焊接芯體能耗高,管帶式散熱器的經濟性能優于焊接式;小排量車型可選裝配式(擴管式),大排量緊湊型發動機艙空間可選管帶式,
3、根據冷卻液的流動方向,分為橫流和縱流;這主要取決于散熱器在發動機中的布置;
三、影響散熱器傳熱能力的因素
1、進氣格柵、電子風扇電源、散熱模塊布局等。
2、進出水管的布置位置。一般來說,對于單流式散熱器,散熱器噴嘴布置在冷卻芯的對角線位置。對于同一芯體,U型流散熱器的換熱能力優于單流型散熱器,但熱側阻力大于單一工藝
3、影響散熱器熱交換能力z直接的因素是散熱芯的尺寸。換熱芯越大,能力越強(同管帶材匹配);
4、散熱器的傳熱能力與熱管的規格直接相關。一般來說,熱管越扁平,傳熱能力越強。對于管帶式散熱器來說,管子越扁,散熱能力越強,但熱邊的阻力更大。越大(流通面積減?。?;
5、散熱器翅片是直接影響散熱器傳熱能力的另一個因素,主要與翅片的密度、結構形式、百葉窗的角度等有關;
隨著國家新能源戰略的不斷突破,越來越多的汽車將放棄傳統的內燃機,傳統的散熱器也將逐漸退出舞臺。但這并不意味著它的結束。百年綠葉將華麗轉身,依托自身散熱優勢,支持鋰電池、氫能等新技術,再次為汽車動力貢獻力量。